抚州师范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思政法律社会服务工作
发布人: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20-08-14   浏览次数:399

为贯彻落实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践行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行业发展的办学理念,抚州师范学院积极组织学院思政法学类教师开展思政法律社会服务工作,让思政法学教育走出课堂,走进了机关、乡村和企业的彼岸现实世界,较好地实现了思政法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

一、送法到机关:开展“法律明白人”之《民法典》宣讲活动

近日,抚州市《民法典》宣讲团成员、我院思政法学类教师文竹博士应邀赴抚州市司法局开展《民法典》宣传交流活动,市司法局局长徐建云等在抚局领导和各科室干部参加活动。文竹还应邀为崇仁县全县非公经济人士讲授《民法典》,崇仁县政协副主席黄瑛、崇仁县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章沧桑、崇仁县人民法院甘志强庭长等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共百余人参加学习交流。

文竹主要采用“案说《民法典》”的形式,重点围绕合同编进行交流研讨。她选取了最高人民法院第64号指导案例(2011)泉商初字第240号等案例为切入点,围绕典型、真实案例,阐释《民法典》合同编立法要义和精髓。她还结合其博士阶段的研究成果,既讲授了《民法典》合同编内容的国际法来源——对国际合同规范的吸收与借鉴,又介绍了我国在电子商务合同等方面的民事立法对国际合同规范的创新。讲座理论与实务结合、中国法与国际法互动,向受众全景展示了《民法典》合同编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

二、送法到基层:为贫困户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帮农民催讨工资

基层是思政法律教育的丰饶沃土,也是思政法律服务的短板。为了向学生讲授带泥土气息的思政法学知识,师范学院注重发挥学院特长,积极为基层提供思政法学咨询服务。20203月,学院接到临川区河埠乡司法所电话,反映河埠乡塔溪村等村共六位农民被拖欠工资数万元,债务人逃避债务无迹可寻,农民工求助无门。

彼时尚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学院教师文竹得知几名原告中塔溪村娄坑组的刘卫来是特困户、田南村何岭组的汪延年已是78岁高龄的老党员,她克服多重困难,免费义务为农民代理,她一方面沿着乡间小路开车共计数百公里深入村里几位农民家中了解案情、收集和整理证据,帮老百姓撰写起诉状,她一方面跑法院积极与法官沟通协调。由于疫情期间法官手中大量案件积压,文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争得法官的支持,快速立案和审理,并以调解形式结案,农民工每月按时足额获得了进度款,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送法到企业:为校友企业项目经理培训建设工程法律法规

根据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工作安排,学校选派师范学院文竹等老师前往广东送法到企业,为校友企业广东锡源爆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培训班授课。文竹通过精辟的案例分析、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调动学员积极性,采取“线上(广西分会场)+线下(惠州主会场)”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为公司40余名项目经理讲授了合同管理、项目招投标、工程款催收和员工刑事责任风险防范等法律知识。授课之余,冠中盈集团董事长、锡源爆破公司董事邓小斌,冠中盈集团董事会秘书、集团副总经理江美珍等高管和文竹还交流企业用工风险规避等企业经营常规法律问题。深入校友企业授课交流,既提高了学院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促进了校友企业治理能力治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了学校和校友企业的全面合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抚州师范学院引导思政法学教研团队走出课堂,深刻体验深度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生动实践,努力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转化为思政课鲜活教学资源,探索走出了一条思政法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的新路。

(文/高金龙   图/高金龙)